:::
06
DEC
雄鎮北門修復啟動 打狗英國領事館與旗後砲台升格國定古蹟 高雄港水岸歷史廊帶成形


    繼今年7月哨船頭水岸打開禁錮、海陸縫合,還原英國領事館歷史紋理後,同樣位於哨船頭的市定古蹟雄鎮北門,文化局於11月20日正式啟動修復工程,同時間文化部於11月30日召開文資大會審議通過,將打狗英國領事館與旗後砲台由市定古蹟升格為國定古蹟,興濱計畫再展成果,高雄水岸歷史廊帶已然成形。

     

    哨船頭集合了軍事、外交、貿易重要的歷史場域,肇建迄今已有140餘年歷史且位處西子灣風景遊憩動線上的雄鎮北門,無疑是再造歷史現場重現水岸歷史廊帶版圖中非常重要的一塊。為了能全面性地的進行修復工程,恢復清代軍事要塞時期樣貌,文化局於104年進行補充調查研究,針對雄鎮北門周邊長年被私搭建物導致整體景觀紊亂,多次現勘協調, 107年9月展開第一階段清理作業,11月20日正式啟動第二階段修復工程,將重塑百年前「雄鎮北門」海疆場域軍事要塞歷史現場,其中南、北兵房將規劃展示推廣空間,並以區域活化概念,串聯周邊打狗英國領事館、旗後砲台、旗后燈塔等景點,展現水岸歷史廊帶的新魅力,修復工程預計於109年上半年完工。

 

與雄鎮北門同為清代海防重要要塞的旗後砲台,擁有古樸氣氛以及能夠登高遠望的開放式海陸空全境視野,近年來吸引無數遊客造訪,從原本高雄在地人的私房景點逐漸成為廣受喜愛的必到打卡點,保存維護狀況十分良好。古蹟本體的砲座區、兵房、彈藥庫、前後操場等格局保存完整,是融合中國觀念、吸收西洋技術所設計的砲台,在近代的軍事史上具有研究之價值。文化部經過整體文資調查評估,審議認定具有國定古蹟之價值。

 

全台唯一集合領事官邸、領事館及登山古道的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自102年11月12日全園區正式開放,迄今已超過700萬人次參訪,廣受好評。文化部肯定市府多年來投入文史研究及修復活化的成果,更因其為台灣最完整的領事館建築群,見證打狗開港後世界經貿發展歷程,也體現台灣在19世紀末全球化時代躍上世界舞台的過程,文化資產價值充分,因此文資大會決定通過升格為國定古蹟。

 

    文化局表示,文化部將打狗英國領事館及旗後砲台由市定古蹟升格成為國定古蹟,彰顯二處古蹟確有國家級的文化資產價值,其中打狗英國領事館修復重現,更是市府15年來一步一腳印累積展現的成果,自民國92年成立文化局後,不斷投注經費進行調查修復及協調工作,歷經官邸修復、釐清史實正名、古道與辦公室文資指定、產權釐整協商撥用、園區營運、安檢所協調搬遷歷史場景再現等各階段難關,終造就現今璀璨樣貌,對於升格國定古蹟,能見度勢必更加提升,市府樂見其成,更期待未來主管機關文化部以其國定古蹟高度,協調財政部關稅總局進行周邊區域環境的整體改善,逐步實現再造哨船頭水岸歷史場景的願景,讓古蹟升格國定真正達到實質意義。而旗后砲台也位居高雄港重要位置,發展潛力無窮,因前次調查距今已達30年,升格國定古蹟後宜進一步補充調查研究釐清史實,而入口意象的復原亦為未來重點工作之一。

 

    高雄近十餘年來逐漸由重工業蛻變為文化、生態與宜居城市,不僅開放原本禁錮的一港口區域,讓市民能親臨感受高雄作為港灣城市的光榮與美麗,如今打狗英國領事館與旗後砲台雙雙升格為國定古蹟,雄鎮北門於11月啟動修復,連結哨船頭水岸海陸縫合、駁二藝文特區、棧二庫重新活化,隨著這些圍繞著一港口的文化資產發展與再現,將高度型塑高雄港灣水岸歷史廊帶,標誌出舊港區逐步轉型的文化內涵與厚度,更讓城市脈絡得以延續,使文化回到生活裡,為下一代重現歷史記憶。


※雄鎮北門小檔案

    雄鎮北門位於今高雄市鼓山區哨船頭一帶。清光緒元年(1875),沈葆禎派唐定奎督造,同時興工建造雄鎮北門砲台、旗後砲台以共扼打狗港,而於清光緒2年(1876)完工。因聘任英國工程師設計,砲台雖屬歐式,但仍融入中國式城門,與旗後砲台各具特色。清光緒14年(1888)劉銘傳再於打狗山加建大坪頂砲台,清光緒20年(1894)又於雄鎮北門砲台增置兩門4.5公噸重的阿姆斯壯大砲(砲管口徑6吋)。

    雄鎮北門砲台規模較小,屬不規則橢圓砲台,其入口處為紅磚砌成之中國式城門,其上有五個雉堞,雉堞上有窺孔,城門上可容數人站立,門楣「雄鎮北門」字體雄勁有力,與旗後砲台門楣「□□天南」之題字相呼應。至於兵舍則採地下化,在入口斜坡兩側地下設置兵房及貯藏庫。砲台四周厚牆乃以三合土與海邊的咾咕石疊成,配合地形高低起伏呈不規則狀。砲座前的牆堵則使用版築法,表面可見一層一層的痕跡。這些特色都顯示當年的建造技術非常高明,至今仍很堅固,砲雖已不存在,卻頗令人發思古之幽情。雖是一座碼頭旁的小砲臺,但大體上亦具備營門、城垣、彈藥庫及營舍等設施,與旗後、大鼓山兩砲臺構成一組相輔相成的防禦體系。

 

※旗後砲台小檔案

    旗後砲台位於高雄市旗津區,創建於康熙年間,光緒元年(1875年)因牡丹社事件後加強海防而重新興建,民國74年(1985年)內政部指定為古蹟,高雄市政府於民國80年(1991年)進行整修、84年(1995年)修復完竣,並對外開放。古蹟本體長約110公尺、寬約42公尺。

    旗後砲台古蹟本體為長方形,平面呈「目」字形,約略東北-西南走向。空間配置上,北段為兵房(操練區、生活區)、中段為指揮區、南段為彈藥庫及礮臺。礮臺門口有向外張開的八字牆,用紅磚斗砌而成,兩側門柱上砌「囍」字圖案,地面磚砌踏階亦用花式圖案鋪砌形式精美,是吸收西洋技術並融合中式思想的中西合璧式砲臺,在臺灣近代史上可能是第一座融合西洋技術與中式建築思想的礮臺。

    清同治10年(1874年)牡丹社事件,促使清廷認識臺灣海防地位並陸續建設防禦設施。清光緒元年(1875年)於安平、打狗興築西式砲臺。清政府甲午戰爭(1894年)失敗後,乙未年(1895年)與日軍激烈砲戰,旗後砲台門額被日軍吉野艦擊中,「威震(振)天南」門額前兩字遭損,威震二字於修復時因無實證而未仿作,以淺浮雕方式修復以作區別。

 

※打狗英國領事館小檔案

清咸豐8年(1858)天津條約及清咸豐10年(1860)北京條約簽訂之後,台灣被迫逐步開放通商口岸,打狗為其中之一,英方為拓展對台灣貿易的經濟利益,於打狗設置領事館,主要功能為保僑、商務、行使領事裁判權及地方交涉等。

 

打狗英國領事官邸:

於清光緒5年(1879)完工啟用,係領事居住及接待使節賓客的場所。該建築由當時的大英帝國陸軍皇家工程部設計監造,為一獨立之紅磚木構迴廊建物。打狗英國領事館辦公室(含巡捕區與監牢)則設於哨船頭海濱,兩棟建物以登山古道聯結。官邸原建築式樣為斜坡屋頂及方形(無圓拱)木構迴廊,亦無頂冠帶。明治33年(1900)改建屋頂為有頂冠帶(無山字頭)圓拱磚造迴廊。昭和6年(1931)領事官邸被改作「高雄海洋觀測所」,太平洋戰爭時,遭美軍炸毀後面部份房舍。1945年二戰後初期曾作為氣象局測候所,曾進行整修並在領事餐廳後側台階增建一小房間,但因房舍老舊又疏於維護,民國66年(1977)賽洛瑪颱風之後處處斷垣殘壁。後經修復,民國76年(1987)內政部公告為二級古蹟。民國93年(2004)8月起,高市文化局將之委外整修及經營管理,讓古蹟活化再利用,民國94年(2005)重新指定公告為市定古蹟,102年起與山下領事館辦公室結合重新開放。打狗英國領事館官邸因史料不足,長期被認為英國領事館,經文史學界詳查英國國家檔案局資料,證實領事館辦公室設於哨船頭海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為使真確史實重現,民國98年(2009)特予正名。

 

打狗英國領事館辦公室:

建築本體完工於清光緒5年(1879)。同治8年(1869)英商水陸行請得台灣道黎兆棠許可,在哨船頭自費工本填築海灘官地,該地中部地段則又於光緒3年(1877)經台灣道夏獻綸批准,移轉給英國工部使用,光緒4年(1878)開始在此興建領事館所需辦公室、巡捕房及牢房。日本於昭和元年(1926)正式取得土地所有權,於昭和7年(1932)設立高雄州水產試驗場,主要從事罐頭製造的實驗,此時建築曾作為大幅度修改建。昭和14年(1939)改稱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場高雄支場,並於翌年增設水產皮革試驗工場。昭和16年(1941)正式成立水產試驗所高雄支所,從事魚類皮革改造,民國34年(1945)又改稱臺灣省水產試驗所高雄分所,繼續從事水產研究。戰後60年代做為職務宿舍使用,後因待修復便未開放,直至102年文化局完成修復與山上官邸結合重新開放。

建築本體牆身材料為磚牆,屋身係柱梁結構,屋梁下方釘上竹條再上石灰等修飾,天花板使用竹筋夾泥方式構成,磚砌圓拱及牆壁外層帶有鵝黃色砂土層粉刷其表面,具有拱圈外廊的陽台殖民地樣式,前段為對稱式平面。




19
JUL
保護文化資產防範未然 打狗英國領事館 舉行跨域整合防災演練

活動日期: 107.07.1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為強化文化資產防救災機制,於7月19日上午在高雄市古蹟打狗英國領事館進行文資防災演練,本次演練除古蹟管理人高市府文化局,更結合進駐廠商古典玫瑰園,以及消防單位、警政單位,進行跨域整合防災演練,提升文資防災守護能力。

 

打狗英國領事館歷史悠久,也是著名古蹟景點,人氣夯遊客多,本次防災演練模擬古蹟受災真實情境,著重古蹟管理人員於災害發生時進行防災避難、滅火及防止延燒等周邊防護作業,同時強調文化資產除起火點外,應避免使用強力水柱造成二度破壞及水損,以維護古蹟完整。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表示,防災演練為有形文化資產防災守護重要的一環,結合古蹟所有人、使用人或管理人的「自救」、周邊社區人員的「共救」,加入政府機關的「公救」,強調跨域整合的重要性,提升文資防護救災能力。

 

高市府文化局表示,高雄市列為國定古蹟、直轄市定古蹟與歷史建築共100多處,其中包括寺廟、教堂、宅第、官邸、城郭、關塞、衙署等…,這麼多不同類型的文化資產該如何提昇進管理維護能力是一大課題,透過本次防災演練,文化局與打狗英國領事館進駐廠商古典玫瑰園一同學習古蹟防災應兼顧人身安全之保護及文化資產價值之完整保存,才能讓古蹟管理人與第一線服務人員熟悉文資救災特性。

 

高市府消防局表示,古蹟的搶救與一般救災不同,在搶救過程中同時得兼顧防護保存,難度相當高;對文化資產保存的維護策略,除增加消防設備之外,更要緊的是建構良好的防災觀念,落實平日防災管理制度,建立自主的預防措施,同時採取合適的救災方式,將文化資產的損失降到最低。

 

近年來,文化資產保存意識抬頭,常有熱心民眾提報文化資產申請指定或登錄為古蹟或歷史建築。但公告為文化資產只是第一步,後續的管理維護才是長期要做的事情。透過文資防災長期的演練,讓古蹟管理人、文化、消防單位,以及社區居民能保有預防災害觀念,增長文化資產防災意識,培育人人都是文資守護者,第一時間協助處置,爭取消防單位救災前黃金時間,降低文化資產損傷,以永續保存文化資產價值。

05
MAR
見城計畫-見城館開館:會動的城牆!最夯AR+VR動態演繹舊城百年歷史

高雄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文化資產保存計畫「左營舊城-見城計畫」,於今(3日)獻上開春最閃耀的賀禮,由文化局及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稱高史博)歷經二年精心策劃的「見城館」於下午4時30分榮重舉辦開幕式,以虛擬實境科技及光雕動態模型展演,帶領民眾身歷其境重回左營舊城歷史場域。

見城館為全國首座高度運用科技互動之文史展示館,現場出席貴賓文化部鄭麗君部長、高雄市陳菊市長、國史館吳密察館長等,均對見城館詮釋重現舊城自明鄭迄今的歷史軌跡之重要性表示肯定。高雄市議會在康裕成議長的帶領下,關心在地發展的議員,不分藍綠,共同表示對於再造歷史的支持與對當地住戶的關心。

文化部部長鄭麗君致詞表示,現場站在歷史場域見證見城館落成,深具重要歷史意義,透過見城計畫、興濱計畫的執行,看見高雄的蛻變,從重工業脫胎換骨成重視人文藝術的宜居城市。藉由左營舊城不同歷史疊層的文化遺跡,重新看見高雄歷史,重見臺灣發展史,讓文化資產回到人民的生活中,賦予新的生命與靈魂。

高雄市長陳菊則強調對於高雄市歷史資產的珍惜,肯定市府團隊的努力得以讓文化資產保存,並希望透過中央與在地民意代表,還給左營舊城歷史的原貌。期以公平正義的方式溝通協調,向中央爭取優厚的條件,讓市民與在地住戶重視歷史現場,恢復過去的榮光。

105年史哲副市長於文化局長任內,向文化部提出「再造歷史現場—左營舊城見城計畫」獲中央核定補助,以重見國定古蹟左營舊城為願景,見城館開館宣示了「見城計畫」階段性的重要成果,不僅是重建舊城,更能重新看見舊城歷史現場,拉近民眾與歷史的距離,同時也隨著後續城牆的修復與殘跡的出土保存,一步步揭開隱沒於時光中的近代臺灣發展歷史,喚醒世人對舊城的關注。

左營舊城擁有淵遠流長的百年歷史,堆疊臺灣各時期的文化遺跡,默默的承載了幾世代人們珍貴的記憶,是見證高雄發展重要的印記。「見城」是重建舊城,也是重見舊城,除了修復串接城牆的失落片段、重現舊城之人文地景外,更透過跨域結合文化科技等手法呈現舊城歷史斷代。館內以模型結合光雕投影,運用當代最夯的AR、VR擴增實境技術展示歷史現場,更建置唯一垂直升降之動態模型以50組機構8分鐘演繹舊城三百年風華,跳脫傳統歷史文物靜態展示,讓文本的歷史故事動態展演在民眾眼前。

見城館共分9大展區,一樓為「城在臺灣」、「舊城尋寶」、「鳳山縣城的演變」、「穿越時空見城」,述說舊城的前世今生;二樓則有「時代流轉中的鳳山縣城」、「大事紀動畫年表」、「文獻舊城」、「映像舊城」、「我們的舊城」,一同見證臺灣現存保存年代最早、面積最廣最完整的古城以及舊城的生命故事。除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動態影像外,更增設互動體驗裝置,讓民眾能透過實際操作進入舊城的世界,體驗時空變換的劇情與樂趣,一同參與打造見城願景。

見城館擁有全國唯一光雕結合動態升降模型台演繹舊城演變歷史,讓民眾體驗時空變換的劇情與樂趣,見證高雄這座具文化厚度、歷史深度的城市。3月3日下午開幕式後,緊接著《見城》大戲將晚上7點於左營舊城東門開演,精彩可期,不容錯過。見城館將於3月4日起開放市民參觀,見城館參觀資訊詳情請臉書搜尋「見城館」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ofch.khm/)。

※見城館參觀資訊
地址:高雄市左營區龜山巷157-2號
電話:07-5888398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五 11:00-17:00(週一公休)
週六至週日 10:00-18:00
參觀費用:請詳「見城館」臉書粉絲專頁

首頁搜.新訊

facebook
003625622
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 | 地址: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20號
文化局電話:07-2225136  聯絡方式: 07-5250100(山上官邸) 07-5314170(山下辦公室)
開放時間:週一、週二、週四、週五10:00-19:00(18:30 停止售票,截止入場) 週六、週日及國定假日09:00-19:00 (18:30 停止售票,截止入場)
館休時間:每週三為古蹟維護館休日(如遇國定假日則照常營業)
IE9以上或各瀏覽器最新版 | 版權所©高雄市政府文化局